山藥天天見·養(yǎng)胃又保健
2022-05-27
南橘北枳,地氣使然;諸藥所生,皆有境界。
所謂“地氣”,就是指藥材生長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包括地理、氣候、水質(zhì)、土壤等,影響著中藥的品質(zhì)與質(zhì)量。
中醫(yī)講究臨床療效,注重中藥質(zhì)量,重視道地藥材的培育與應用。中醫(yī)藥人代代相傳,探尋、馴化、炮制、培植道地藥材,傳承著華夏文明的不朽“根脈”。今天,就帶大家走進紀錄片《本草中國》“種山藥的山藥哥”的故事。
為兩位皇帝讓路的“山藥”
山藥既是滋補食品又是補氣中藥,為藥食兩用佳品。我國最早的中藥學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就有記載,稱其有“補中益氣,長肌肉,久服耳目聰明,輕身不饑延年”的功效。
山藥又名薯蕷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由于唐代宗叫李豫,為避諱“薯蕷”而改為薯藥,又因為宋英宗叫趙曙,為避諱而改為山藥?!笆硎殹睘樘扑蔚膬晌换实圩屄?,成了“山藥”。
受李時珍的影響,這種說法流傳很廣。其實山藥的名稱由來已久,孫思邈在《備急千金藥方》中指出:“薯蕷生于山者,名為山藥,秦楚之間名玉延?!笔硎毢蜕剿巸蓚€名稱在歷史上是長期并存的。
懷山藥:容易煮熟·細如鐵棍
山藥品種較多,河南懷慶府的品質(zhì)最好,所以通常山藥也叫懷山藥(或淮山藥)。藥用通常干燥切片,炮制品有炒山藥和生山藥兩種。懷山藥,與地黃、牛膝、菊花合稱為“四大懷藥”,久負盛名。
懷山藥與普通山藥最主要的區(qū)別就是,懷山藥十分容易煮熟。當?shù)厝嗽诔鍪蹜焉剿帟r,通常會自帶一個鍋子進行現(xiàn)場表演,真正的懷山藥,七分鐘就能煮熟。此外,這種山藥具有很強的韌性,可以彎成弧形而不斷,又細如鐵棍,因此被稱為“鐵棍山藥”。
中醫(yī)學認為,山藥味甘性平,入脾、肺、腎經(jīng),具有健脾益氣、補肺益腎、固精止帶的作用。《本草綱目》言其“益腎氣,健脾胃,止瀉痢,化痰涎,潤皮毛”。
臨床上采用山藥具有“補氣而不滯,養(yǎng)陰而不膩”的特性,常將其用于治療脾虛泄瀉、胃氣上逆嘔吐、肺虛咳喘、腎虛帶下、消渴、肥胖等癥,療效較好。許多滋補方劑,如六味地黃丸、杞菊地黃丸、歸脾湯、參苓白術散等中藥都含有山藥成分。
營養(yǎng)分析表明,山藥富含淀粉、糖蛋白、氨基酸、黏液質(zhì)、膽堿、維生素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。其所含的消化酶,能促進蛋白質(zhì)和淀粉的分解,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;所含的脫氫表雄酮,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,有預防動脈硬化和肥胖病之效。
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益壽食品“八珍糕”,是由山藥、山楂、麥芽等8味中藥研為細末,和以米粉制成的糕點,用于老人、孩子的脾胃虛弱、食少腹脹、面黃肌瘦、便溏泄瀉之癥的食療,效果顯著。
山藥食療·養(yǎng)胃又保健
山藥的日常食用方法很多,可煮粥、煲湯、炒菜,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簡單容易操作的山藥食療方子,美味又營養(yǎng),養(yǎng)胃又保??!
山藥扁豆蓮子粥
白扁豆15克,山藥15克,蓮子15克,粳米50克。四味共煮成粥。
此粥健脾止瀉,用于脾虛泄瀉、心悸等證。
山藥綠豆羹
將山藥洗凈,刮去外皮,切碎,搗爛成糊狀備用。將綠豆淘凈后放入沙鍋,加水適量,中火煮沸后,改用小火煨至熟爛成開花狀,調(diào)入山藥糊,繼續(xù)煨煮10分鐘,離火后兌入蜂蜜,拌和成羹即成,早晚分食。
此粥可以清熱解毒、益氣降壓,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。
山藥蝦皮糊
山藥洗凈,刮去外皮,切碎,剁成糜粉狀,放入碗中備用。鍋置火上,加清水適量,中火煮沸,加入洗凈的小蝦皮、黃酒、蔥花、姜末,繼續(xù)煨煮10分鐘,加入山藥糜糊,拌后煨煮至沸,加精鹽、味精、五香粉攪和即成,早晚分食。
此山藥糊可滋潤血脈、固腎降壓,主治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。
山藥烏雞補血湯
山藥15克,玉竹9克,麥冬9克,枸杞12克,烏雞120克。先將汆過的雞肉放入鍋中煸炒,然后加入高湯或開水;水煮沸后將肉撈至湯罐中,再把洗凈的藥料放入鍋中,煮熟后將湯倒進罐中,文火煮9分鐘;出鍋前加入調(diào)味料。
此湯可以補肝血、健脾氣、養(yǎng)肺陰,特別適合氣陰兩虛的人群進補。
需要提醒的是,山藥雖好,卻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服用的,以下幾類人群需要注意:
1. 山藥中的淀粉含量較高,胸腹脹滿、大便干燥、便秘者最好少吃;
2. 山藥甘平且偏熱,體質(zhì)熱、容易上火的人也要少吃;
3. 糖尿病患者不可一次吃過多的山藥,食用山藥的同時應適當減少主食的量;
4. 消化性潰瘍和肝硬化患者,應選用蒸、燉的烹飪方法,忌爆炒和醋熘;
5. 胃腸道不好的人吃山藥時,不要同時服用小蘇打片等堿性藥物,以免使山藥中的淀粉酶失效;
6. 山藥中的薯蕷皂苷可以合成性激素,如睪丸激素、雌激素,因此,男性前列腺癌患者、女性乳腺癌患者都不宜食用。
本文綜合自:紀錄片《本草中國》第6集《根脈》、《中國藥典2020版》、《中國中醫(yī)藥報》。圖片來源:網(wǎng)絡。分享此文出于傳播和學習交流之目的,文中所涉及到各類食療方、藥方、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,不作為處方使用,用藥前請遵醫(yī)囑。